詞句:
詞牌列表
女冠子 欽譜
女冠子 唐教坊曲名。小令始于溫庭筠,長調始于柳永。《樂章集》“淡煙飄薄”詞注“仙呂調”,“斷煙殘雨”詞注“大石調”。元高拭詞注“黃鐘宮”。柳永詞一名《女冠子慢》。

女冠子 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兩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 溫庭筠

  含嬌含笑  宿翠殘紅窈窕 鬢如蟬  寒玉簪秋水 輕紗卷碧煙 
  中中中仄中中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雪肌鸞鏡里 琪樹鳳樓前 寄語青娥伴 早求仙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詞前段起二句間入仄韻,唐詞二十首皆然?!秶[馀譜》不注韻者誤。 前段第一句,韋莊詞“四月十七”,“四”字、“月”字、“十”字俱仄聲。第二句,李珣詞“愁聞洞天疏磬”,“愁”字、“聞”字、“疏”字俱平聲,“洞”字仄聲。第四句,韋詞“忍淚佯低面”,“忍”字仄聲。后段第一句,牛嶠詞“鴛鴦排寶帳”,“鴛”字平聲。第二句,韋詞“欲去又依依”,“欲”字仄聲。第三句,牛詞“青鳥傳心事”,“青”字平聲;韋詞“覺來知是夢”,“來”字平聲,“是”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格二 雙調一百七字,前段十二句六仄韻,后段十一句六仄韻 康與之

  火云初布 遲遲永日炎暑 濃陰高樹 黃鸝葉底 羽毛學整 方調嬌語 薰風時漸動 峻閣池塘 
  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仄中中中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中平

芰荷爭吐 畫梁紫燕 對對銜泥 飛來又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


  想佳期 容易成辜負 共人人 同上畫樓斟香醑 恨花無主 臥象床犀枕 成何情緒 有時魂夢斷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半窗殘月 透簾穿戶 去年今夜 扇兒扇我 情人何處 
仄平中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


此詞平仄悉參后詞。

格三 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后段十二句六仄韻 李邴

  帝城三五 燈光花市盈路 天街游處 此時方信 鳳闕都民 奢華豪富 紗籠才過處 喝道轉身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一壁小來且住 見許多才子艷質 攜手并肩低語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東來西往誰家女 買玉梅爭戴 緩步香風度 北觀南顧 見畫燭影里 神仙無數(shù) 引人魂似醉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如趁早 步月歸去 這一雙情眼 怎生禁得 許多胡覷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詞前段第九句六字,第十句七字,第十一句六字。后段第一句七字,第二、三句皆五字,第十句五字,俱與康詞異。 按此詞元曲用為黃鐘引子,但元曲前后段多用兩韻耳。

格四 雙調一百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后段十一句四仄韻 柳永

  淡煙飄薄 鶯花謝 清和院落 樹陰密 翠葉成幄 麥秋霽景 夏云忽變奇峰 倚寥廓 波暖銀塘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漲新萍綠魚躍 想端憂多暇 陳王是日 嫩苔生閣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正鑠石天高 流金晝永 楚謝光風轉蕙 披襟處 波翻翠幕 以文會友 沈李浮瓜忍輕諾 別館清閒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避炎蒸 豈須河朔 但尊前隨分 雅歌艷舞 盡成歡樂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麥秋”以下二十三字,《詞律》不分句讀,今照《嘯馀譜》點定,只“夏云忽變奇峰”六字須作微讀,“波暖銀塘”十字,須上四下六分句,稍為妥適耳。 至“端憂多暇”,本謝莊《月賦》中語,乃改“端憂”為“憂端”。后段“光風轉蕙”,本宋玉《招魂》中語,乃改“轉蕙”為“轉惡”,而以“惡”字為葉韻,俱《嘯馀》之誤。

格五 雙調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后段十二句七仄韻 蔣捷

  蕙風香也 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 寶釵樓上 一片笙簫 琉璃光射 而今燈謾掛 不是暗塵明月 
  仄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中仄

那時元夜 況年來 心懶意怯 羞與蛾兒爭耍 
仄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中仄


  江城人悄初更打 問繁華誰解 再向天公借 別殘紅灺 但夢里隱隱 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仄

待把舊家風景 寫成閒話 笑綠鬟鄰女 倚窗猶唱 夕陽西下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即李詞體,惟前段第八句六字、第九句四字,后段“舊家風景”句比李詞多“待把”二字。 按蔣詞別首前段第二句“雙龍還又爭渡”,“雙”字平聲。第八、九句“不似素車白馬,卷潮起怒”,“白”字、“起”字俱仄聲。第十句、十一句“但悄然千載舊跡,時有人來吊古”,“悄”字、“吊”字俱仄聲。后段第一句“生平慣受椒蘭苦”,“慣”字仄聲。第二句“甚魄沈寒浪”,“魄”字仄聲。第六句“騎鯨煙霧”,“騎”字平聲。第七句“楚妃花倚暮”,“楚”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格六 雙調一百十三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柳永

  斷煙殘雨 灑微涼 生軒戶 動清籟 蕭蕭庭樹 銀河濃淡 華星明滅 輕云時度 莎階寂靜無睹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幽蛩切切秋吟苦 疏篁一徑 流螢幾點 飛來又去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對月臨風 空恁無眠耿耿 暗想舊日牽情處 綺羅叢里 有人人 那回飲散 略略曾諧鴛侶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因循忍便睽阻 相思不得長相聚 好天良夜 無端惹起 千愁萬緒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詞《樂章集》注“大石調”,與前首“淡煙飄薄”詞注“仙呂調”者不同。宋詞中亦無他首可校。

格七 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韻、兩葉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同云密布 撒梨花 柳絮飛舞 樓臺悄似玉 向紅爐暖閣 院宇深沉 廣排筵會 聽笙歌猶未徹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漸覺輕寒 透簾穿戶 亂飄僧舍 密灑歌樓 酒簾如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想樵人 山徑迷蹤路 料漁人 收綸罷釣歸南浦 路無伴侶 見孤村寂寞 招飐酒旗斜處 南軒孤雁過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嚦嚦聲聲 又無書度 見臘梅 枝上嫩蕊 兩兩三三微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詞或刻柳永,或刻周邦彥。自“樓臺悄似玉”以下三十二字,至“戶”字方押韻,必無此理。按《嘯馀譜》,以“玉”字、“會”字為葉韻,當從之。然音調未諧,字句亦恐有脫誤,姑存以備參考。
歷代作品
共114,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下一頁
(續(xù)上)
黃德貞 一首
李符 1639 - 1689 一首
董俞 一首
龔翔麟 1657 - 1718 一首
趙執(zhí)信 1662 - 1744 一首
黃之雋 1668 - 1748 一首
史承謙 1707 - 1756 二首
王昶 1724 - 1806 一首
蔣士銓 1725 - 1785 一首
楊芳燦 1754 - 1816 一首
項鴻祚 1768 - 1835 一首
石洢 一首
姚青蛾 一首
改琦 1774 - 1829 一首
葉申薌 一首
周之琦 1782 - 1862 一首
蔣春霖 1818 - 1868 一首
杜貴墀 1824 - 1901 一首
王闿運 1833 - 1916 二首
樊增祥 1846 - 1931 三首
楊玉銜 1869 - 1943 一首
陳洵 1870 - 1942 二首
姚華 1876 - 1930 二首
近現(xiàn)代
袁思亮 一首
周岸登 1872 - 1942 一首
石床瑟冷。
獨坐還憐香影。
翠嵐重。
南岳夫人廟,緱山仙女宮。

道超塵坱外,名籍絳霄中。
麾塵松風里,世緣空。
餳簫吹也。
秣陵風景難畫。
銀花相望,一城如晝,閒卻秦淮,冷丸飛射。
護春簾早掛。
眉嫵暗垂羅袖,紫姑迎夜。
上元時多少舊曲,留與踏歌人耍。

細腰鼓學花奴打。
散落梅千點,一任東風借。
燭殘堆灺。
問翠館幾處,倚香題帕。
短墻青粉砑。
六院往時佳麗,祇馀情話。
怕歡游生感,?珠休照,舊勾欄下。
綠蕉深處,又見一鉤蟾影。
繡簾垂。
裊裊蓮三寸,亭亭玉一枝。

相思情似絮,相見淚如絲。
私語屏山曲,立多時。
踏青過也。
石城春市如畫。
紅樓翠閣,酒旗歌扇,盡捲珠簾,彩蟾光射。
今番燈便掛。
怎比月牙池上,夏時良夜。
點琉璃、三十六盞,青雀綠波中耍。

香車爭路花驄打。
杖頭錢沽酒,綽板憑誰借。
不消紅灺。
已醉底染就,吳綾香帕。
何須云母砑。
只有桃根桃葉,解春風話。
問可能相候,看燈深院,枇杷花下。
薄酣枕上。
月淡窗前相向。
可憐生
風里纖纖柳,花前恰恰鶯。

新歡偏鄭重,幽態(tài)更輕盈。
酒醒寒近曉,不勝情。
去年元夕。
曾被雪花淹黑。
到今年。
穩(wěn)料春能霽。
誰知月怕圓。

雨偏連夜雨,天竟不成天。
閣過觀燈興,待明年。
誰傳密耗。
有分今宵夢到。
曲廊斜。
一角芙蓉帳,雙頭茉莉花。

層城銀箭急,樓上楚云遮。
回首凌波步,月些些。
欄干如畫。
約略雙蛾勻罷。
篆煙孤。
蕉影明窗下,桃笙午夢余。

秋衫涼碧玉,羅襟艷紅蕖。
不分今生約,總成虛。
虎邱寺側,對斜陽、一片荒冢。
苔碑久雨蝕,正柳沾殘露,梅染馀熏,倚風微動。
想年時歌舞地,玉鏡飛鸞,碧簫吹鳳。
到今惟有,幾曲危亭,山腰斜聳。

聽疏林幽鳥閑歌哢。
看層臺、穿云冷月還高涌。
梵宮漏靜。
只禪燈粥鼓,喚醒海棠春夢。
徐娘孤墓近,應是香魂,夜闌相共。
灑楚花湘草點點,慣與愁人吟諷。
冰紈扇上,竊誦清詩清妙。
房中樂府,盤中繡線,不抵璇璣圖意巧。
細字簪花好。
想見幽窗翠燭,紅妝低照。
更聞他、姊亦書仙,把卷伴他吟笑。
江城逆旅飄零到。
做針神才女,蕭索何年了。
梅關渺渺。
憶越海珊瑚,羅浮么鳥。
愁緒知多少。
只有才鬼才仙,依稀知道。
看眼中、誰是徐陵,序得玉臺香草。
多生慧業(yè)。
憶在蕊珠宮闕。
玉臺前。
明鏡圓規(guī)月,輕羅澹卷煙。

機中挑錦字,花底語香弦。
無限關心事,惜華年。
戒香溫鼎,禪味近來新領,未眠時。
燭影穿簾細,經(jīng)聲出院遲。

但求無障礙,同等有情癡。
一段閑中意,月明知。
朱鳥飛到。
正向越娥窗照。
曉妝酣,染翠仍松髻,裁紅更墮簪。

卻愁瑤股折,斜掛襪羅尖。
羞遣傍人拾,玉纖纖。
玉窗珠閣。
霧鎖煙籠漠漠。
曉妝遲。
遮雨檀心小,偎人星靨微。

黃鴛沿水浴,錦雉啄花飛。
多少傷春意,侍兒知。
些兒眉翠。
略比初三月細。
見來遲。
著袂花千朵,憑欄笛一枝。

背燈憐瘦影,面壁誦香詞。
笑撚寒梅嗅,半開時。
淺深濃淡。
五色參差相間。
最輕盈。
瓣薄鎪冰屑,英圓吐錦心。

弄豪描莫似,剪彩仿難成。
始詫花神巧,更誰能。
蜺旌珠箔。
咫尺五云樓閣。
望參差。
蓬島千齡藥,華陽十賚辭。

傳情金帶枕,倚醉玉交卮。
不是鸚哥語,有誰知。
紅墻榆柳。
窗戶離離星斗。
夜寒生。
香霧沈珠幔,銀河罷玉笙。

睡鬟春水綠,啼粉落花明。
為著歸霞帔,更傾城。
亂云低瀉,向晚路迷荒野。
重陽期近,釀成一種,別樣時光,滿城難畫。
漁蓑應未卸,讓汝蕨肥鱸美,釣竿閑掛。
傍孤舟、冷敲篷背,誰把菊樽同話。

闌干曾倚梧桐下。
和蕭蕭殘葉,暗逗鴛鴦瓦。
冥漾今夜。
便夢魂來覓,難驅征馬。
料偎燈簾罅。
聽到那邊庭院,五更初打。
怕隔窗蟬鬢,一聲聲里,濕將羅帕。
年年簫鼓。
總是一家兒女。
鬧深宵。
酒薄寒猶在,香輕春共搖。

饔飧何日了,車馬不辭勞。
消受餳糕粥,更鏖糟。
女冠子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二月初一。
十九年前今日。
正春分。
酒綠香如霧,花紅暈作云。

娉婷輕嫁了,旖旎暗憐人。
惟有迷離夢,又逢春。
女冠子 其一 清末民國初 · 樊增祥
天生?;郏环N天然嫵媚,曉妝遲。
桂葉纖纖黛,蓮花窄窄衣。

宮詞能暗誦,粉帛不輕離。
即見桃花面,莫相思。
薰香傅粉,勻染十分齊整,出屏帷。
蓮子杯行酒,桃花紙寫詩。

鬢松臨水見,柳嫩上樓知。
一握丁香核,欲誰貽。
燈前親芳澤,羅襦一襲,似隔阡陌。
軟繡簾櫳,燕子歸來,花下曾識嬌綿側。
怕郎懷、溜釵橫玉,霏唾凝碧。
奈空持、羅帶斜倚,畫屏無物與遮隔。
琴心早屬梁園客,算賣賦、黃金過千百。
露藥煙蕖,清是君文,秾是妾色。
頭未白,斗風流,舊京扇扇,江左裙屐。
此鄉(xiāng)有無限溫柔,未應輸合德。
竹爐茶灶,落葉供薪風掃,晝眠遲。
云冷封吟屐,霜寒索破衣。

鬢絲禪榻畔,齋鼓梵鐘時。
檐角蛛絲飏,客支頤。
女冠子 清末至民國 · 陳洵
冰肌玉骨。
恰稱求仙禮佛。
倚嬋娟。
效月開鸞鏡,分花入麝筵。

九衢來正暮,三島去何年。
知是龍華伴,不勝憐。
女冠子 清末至民國 · 陳洵
非花非霧。
夢里神仙風度。
隔蓬山。
云髻妝梳易,心經(jīng)懺悔難。

繡檀金作縷,刻鎖玉為環(huán)。
更有龍鸞誓,落人間。
四月五日又是,暮春之七綠楊時。
有恨成傷逝,含凄欲語誰。
別來真是夢,忘去轉多思。
雙燕生前,墨尚差池。
⑴ 幅是亡之前依約寫,筆致楚楚,予深惜之。
一歲幾戰(zhàn)逝矣,爭如不見正年時。
弄筆勤書篆,耽吟解賦詩。
春風生宿草,依舊又離離。
今來聞戰(zhàn),訊爾何知。
涼宵七夕。
記得閏秋今日。
是佳期。
玉砌迎花輦,銀燈照柘枝。

秋來仍此夕。
人去已多時。
天際黃姑愁,莫教知。
微顰輕笑。
乍見西真窈窕。
罷梳蟬。
回盼云生水,飄裾玉化煙。

綺詞花辦里,紅怨貝書前。
成佛生天愿,悔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