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尤侯韻 平聲

陰平
          區(qū)        優(yōu)              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瀀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 ?? ?? ?? ??

陽平
               ?         

? ? ? ? ? ? ? ? ? ? ? ? ? ? ? ? 帿 ? ? ? ? ? ? ? ? ? ? ? ? ? ? ? ? ? ? ? ? ? 絿 ? ? ? ? ?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聲作陽平聲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暫缺)
康熙字典?

  • 廣韻》苦候切,音寇。 (宥韻)
  • 說文》未燒瓦器也。讀若筩莩。
  • 又《廣韻》空穀切,音哭。 (屋韻)
  • 義同。
  • 按:此字《廣韻》作?,《集韻》作?,音義??同。但《集韻》寇字一音,字又從瑴,又入平聲,芳無切,音敷?!?a target='_blank'>廣韻》之所不載。疑本一字,傳寫之誤,其不入平聲,則又《廣韻》偶失之耳。今從《正字通》,止存?字。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未燒瓦器也。土部曰。瓦未燒曰壞。?與壞不但義同。而音冣相近。故集韻謂爲一字、披尤切也。從缶。?聲。讀若筩莩同。謂讀與筩莩之莩同也。漢書非有葭莩之親。張晏曰。葭、蘆也。莩、葉裏白皮也。晉灼曰。莩、葭裏之白皮也。師古曰。莩者、蘆筩中白皮至薄者也。張說非也。按張說本同、惟轉(zhuǎn)寫蘆誤爲葉耳。司馬彪律曆志。以葭莩灰抑其端。當亦謂此。劉注。葭莩出河內(nèi)。豈以河內(nèi)者爲善歟。莩音孚。則?亦音孚。孚古音同浮。是以在一部爲壞字。在三部爲?字。大徐苦??切。玉篇苦谷切。